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7年06月02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构建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立交桥文明礼仪教育课题探究

发布时间:2017-06-02 07:52:14  

□ 袁卫国

摘要:我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讲文明、讲礼貌、和善待人自古有许多行为规范和典章制度,是治国安邦的基础。《史记》中荀子说道:“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美德是立身处世的基本要素,不仅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与文化素养,更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礼仪是指一个人内在的文化、艺术、道德、思想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人们在各种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用以美化自身、完善自我、修身养性、敬重他人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对青少年学生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礼仪属于德育范畴,属于道德体系中社会公德的范畴,是德育中的基础教育,又深蕴着美育、健康心理素质教育、人生成长启示教育、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综合性、包容性很强,它从人类最基本的行为入手,教会中学生在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青少年学生对礼仪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所以说,文明礼仪教育是让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德育,是实实在在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学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好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多渠道 教育服务策略 文明礼仪意识

一、前言

初中生自身存在许多不成熟、不稳定因素,再加上社会环境不良因素的影响等,致使部分青少年的人生观不健全,文明意识欠缺。文明意识决定文明行动,因此,唤醒和培养青少年文明礼仪意识,加强文明意识教育刻不容缓。从这个层面来看,确立以人的文明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符合人性的要求,外延非常广泛。它是一种全面给予学生生命关怀的人本教育。它能够引导中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活,善待他人,科学树立人生理想,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正因为如此,生命教育不是单纯的某些人或者某个部门的个性行为,必须依托四个渠道——课堂、活动、家庭、社会共同构建多渠道文明礼仪教育服务体系。

二、在素质教育的课堂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上以青少年生活中所遇到的社会性、道德性事件及问题为依据,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素材,加强学生品德教育,关注学生文明素养的发展。尝试开设校园文明教育课,研发礼仪教育校本教材,例如,结合初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刚刚升入初中这一人生转折点出发,教材以“热爱生命、保护自己、体验母爱伟大以及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等内容为核心,确定“热爱生命,赞美生命”、“尊重别人,善于合作”等课节;初二年级学生已经步入青春期,结合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变化特点,教材中可安排“飞扬的青春”、“文明创造奇迹”、“认识自我,战胜自我”等内容,以引导学生心理逐步走向成熟,奠定人生目标和取向;初三年级学生即将面临人生的又一次选择,在完成人生历程阶段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此,教材中应更多选取“欣赏自我,张扬个性”、“学会做人,乐观豁达”、“扬起生命风帆,展开理想翅膀”等内容。  

三、文明礼仪教育必须强调教师的垂范作用与人文关怀

字典中榜样的意思是值得学习的好人或好事。在我们日常对学生的教育中,常常以伟人或同学的先进思想、良好品德和模范行为作为榜样,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以达到教育要求,这就是榜样教育法。教师作为学生的师表,是学生最接近的自然的模仿对象,教师的言行、气质、风度、品德都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教师的榜样作用往往比言教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实施文明礼仪教育,首先必须培养教师的平等意识及尊重意识。然而,我们总在报纸上见到这样的令人痛心的消息,体罚和变相体罚,对后进生的歧视、不公正,对学生过分的讽刺挖苦等教育方式,轻则造成学生的心理问题,重则导致学生性格暴戾,仇视集体。这样的教育是反文明的,文明的前提是平和、是融洽、是善意。因此,进行文明礼仪教育,首先要求教师提升自己的人文关怀意识,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面对一切,减少教师的心理不平衡感,建立起职业的自豪感,热爱学生、关怀学生、赏识学生,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成长环境。

四、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必须注意青少年的主体性

首先,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处在一个人生观的建立期,处在一个成熟又不成熟的阶段,他们强烈希望得到家人、社会的认可。很多问题处于一半懂一半不懂阶段,特别是待人、交往方面。培养青少年学生高尚的人格,养成自尊、自爱、自律的良好品德显得尤为重要。礼仪教育可以作为动力和导向,在青少年学生的个体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学习“礼仪”重在实践。一个人的礼仪只能在言行中反映出来,不说不动就不能说某个人有无“礼仪”。每个人都要在理解礼仪要求的基础上,敢于在日常的言行中、平时的待人接物中展现自己文明有礼的形象。一些学生平时也知道要讲文明、懂礼貌,但在公共场合或遭遇到不很熟悉的人时,其“礼仪”规范就无法发挥,这是他们缺乏自信的表现。要教育青少年学生树立信心,懂得在应用得体的礼仪言行的同时,也是自我良好形象的塑造,要敢于展示一个有礼、自信、文明的自我,并且充分利用各种场合、机会去表现这一点。

五、构建“多渠道文明礼仪教育体系”

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单纯靠某个部门或者某种办法是不够的。必须围绕文明教育的四个渠道——课堂、活动、家庭、社会构建多渠道文明礼仪教育体系,分别包括“学科教学教育服务渠道”、“专题活动教育服务渠道”、“家庭保障教育渠道”、“社会保障教育渠道”。

文明教育应从家庭开始,应与提高家长自身文明水平的努力相结合。家长需要学习有关礼仪教育的理念和经验,希望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在学校和所在社区经常地、分专题地、以家庭交流的形式举行对礼仪教育的讨论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社会上也应该普遍举办家长素质教育学校,让准备为人父母者接受科学的家庭素质教育,学会如何从小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情感培育、理想教育与心灵沟通,以预防为主,把握好言传身教,注重身教重于言教。做好家庭教育的同时,优化社会环境,坚持正确导向。全面开展对文明教育的宣传,动员全社会参与,组成对中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综合体。首先,要改善和净化社会教育环境,创建文明、和谐的社会教育秩序。包括严厉打击违法经营报刊杂志活动,强化社会治安,净化社会风气。要构建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思想教育体系,让全社会的一切教育力量都来参与青少年教育工作,形成青少年思想教育共同体,以此推动和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其次,要净化社会文化,明确道德衡量标准,加强网络监管立法,弘扬传统文明精华,给青少年一个健康成长的大环境。

系统规范的文明礼仪教育和熏陶,能够使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个性品质,在温馨和谐的礼仪环境中快乐健康的成长。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加强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文明素质、构建和谐社会、重现礼仪之邦意义重大。因此,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是一项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与探索。

(作者单位:驻马店市第二初级中学)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