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8年12月03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凤山:告别“穷窝”进“福窝”

发布时间:2018-12-03 08:28:25  

精神好 干劲足 变化大

刘凤山:告别“穷窝”进“福窝”

□全媒体记者  景中原  通讯员  宋永亮  文/图

刘凤山家的羊圈。

11月29日,冬日正午的阳光和煦地照耀着上蔡县西洪乡小和村,贫困户刘凤山一家人个个忙着自己的事情。刘凤山认真修理着用坏的扫帚,妻子单雨春给羊群添草加水,孙女一笔一画地写着作业……

“现在很知足,谁也没想到俺家能挪出‘穷窝’进‘福窝’。我家今年脱贫没问题,日子会越来越好。”54岁的刘凤山说起他家这些年的变化时满含眼泪。

生在“穷窝”挪步难

刘凤山小时候,家里非常贫困。父亲在湖北捡废品,病死在一座桥下;母亲在广东打工虽然挣钱不多,但总是把钱借给比她更苦的人。因此,等刘凤山到了结婚的年龄,全家还住在破瓦房里。

刘凤山与肢体残疾的单雨春结婚后,两人含辛茹苦把一双儿女养大。2009年儿子结婚,一家人感到穷日子将渐行渐远。没想到,2010年单雨春患上宫颈癌,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摊上一万多元的债务。

这还只是厄运的开头。2013年,儿子患结肠癌去世,给刘凤山撇下十几万元的债务和年幼的孙子孙女。

通情达理的儿媳妇只身前往南方打工,因思念年幼的儿女,挣的钱全浪费在来回的路上。刘凤山夫妇在家里种地、打零工、照看小孩,生活十分拮据。

夫妻携手喂羊忙

2016年,刘凤山一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惠民政策落到他家里,被债务压得快喘不过气的他,有了更多的增收渠道,也有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在前些年养羊的基础上,刘凤山把小母羊全部留下,把长大的公羊卖掉再买些母羊养,两年下来羊的存栏量30多只。

为保证充足的粗饲料,每年秋季刘凤山夫妇都要到地里拉人家废弃的花生秧。2017年秋天,他们利用夜晚的闲时间,把100多亩地的花生秧拉回了家。

平时,白天单雨春负责整理饲料、喂羊、清理圈舍,夜晚刘凤山负责羊群安全,冬天,他就睡在羊圈里。

时来运转进“福窝”

除去政府给予的养羊补贴3600元钱,刘凤山现有的30多只羊总价值5万多元。

这两年,刘凤山还零零碎碎地从其他村民手里流转过来10多亩地,按一年每亩地平均收益1000元算,又是10000多元收入。此外,刘凤山干村内保洁员每月有500元收入,秋季种植6亩花生政府补贴有2400元,加上土豆分红6500元、光伏发电分红1000元、孙女孙子上学每人一年补1000元、4口人享受政府低保金每月每人154元等,今年总收入至少20000元……刘凤山家的收入已经远远高于现行的脱贫标准,于是,刘凤山早早地提出了脱贫申请。小和村“两委”干部普遍认为,刘凤山一家精神好、干劲足、变化快,商议把刘凤山推荐为“脱贫标兵”。

“脱贫,暂时不脱政策,国家照顾点儿,家人努力些儿,俺家明年的收入肯定还会增加,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越有希望,干劲越大,越是气儿顺,时运越好。与往年比,俺家算是掉进福窝翻身了。”刘凤山笑着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