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9年03月19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建立“急危重症三级救治网”

发布时间:2019-03-19 08:05:15  

统筹市、县、乡医疗救治资源

我市建立“急危重症三级救治网”

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上下联动”的急救模式

□全媒体记者   班永威

458057_微信图片_20190318161652.jpg

本报讯  3月18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就我市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发布。

副市长冯玉梅致发布辞。她说,我市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建设是利用互联网信息技 术,以急性胸痛、急性卒中等急危重症救治为切入点,统筹市、县、乡医疗救治资源 ,建立三级救治网络体系,最终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上下联动”的急救模式。结合我市现状,我们共建立起包括1个市级急危重症救治中心、1个市级分中心、9个县级救治分中心、184个乡(镇、社区)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救治网点在内的“市-县-乡(镇、社区)”急危重症三级救治网。

458058_微信图片_20190318161640.jpg

绘制“急危重症”急救地图

冯玉梅说,2018年上半年我市组织全市胸痛、卒中、急诊急救等专业专家,按照国家《卒中中心建设标准指南》、《胸痛中心建设标准》,对全市申报的18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急性卒中、胸痛等急危重症处置能力进行评估,确定了第一批全市急性胸痛、卒中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向社会公布。

同时,指导市中心医院根据认定的我市第一批急性胸痛、卒中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分别绘制了“驻马店市胸痛急救地图”和“驻马店市卒中急救地图”,并指定市中心医院作为市级救治中心,完成了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建设的急救网络体系医疗机构专家团队组建及相关急危重症救治专项的规章制度、转运和救治流程、培训计划、质控方案等相关学科建设。同时,对全市每一个县区急危重症相关学科医务人员进行了培训。现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建设所需转运型救护车、车载医疗器械配备、车载视讯系统和信息软件平台安装完毕,对工作人员进行了设备使用、维护等方面的培训,急危重症体系工作逐步开始运行。

“黄金救治圈”在全市推广

冯玉梅说,全市三级救治网络体系使用以来,各级医疗机构对急危重症的认识明显加强、救治能力明显提升、救治效果逐步显现。2018年,由市中心医院牵头实施的胸痛病人、卒中病人黄金救治圈在全市推广,卒中中心开通绿色通道593人次,其中急诊溶栓183人次,取栓67人次。胸痛中心介入729人次,其中急诊介入426人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提升了驻马店市卫健体系统的良好社会形象。

急危重症救治流程是这样的

市卫健体委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居民如发生胸痛或卒中等方面疾病,总体流程是:患者拨打“120”急救电话或直接前往各级网络体系成员单位就诊;120指挥中心根据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病人的早期症状和地理位置进行预判后按照信息系统提示及卒中地图、胸痛地图等救治能力情况指导患者初步处置、指派救治成员单位转接病人到有处置能力的医疗机构。直接接诊的医疗机构负责对接诊病人开展初期鉴别诊断,按照救治流程和各级救治中心要求,进行救治;根据需要向县级救治分中心或市级救治中心转运并及时进行信息传输。县级救治分中心或市级救治中心接诊后进一步救治,并根据病情开展多学科诊疗、远程会诊等相关救治。

加强急危重症相关学科建设

市卫健体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加强急危重症相关学科建设。提高急危重症相关急诊重症学科、心血管内外科、神经内外科、产科妇科儿科等学科医疗、科研及教学的整体水平,把人才培养与引进、学科硬件投入与实验室建设、配套科研经费等方面作为重点。促进全市急危重症学科建设,努力使市级救治中心相关学科和专业达到省级重点学科水平或省级重点培育学科水平;县级分中心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的救治水平,努力使部分学科和专业达到市级重点专科水平;各乡镇建立起标准化的C级急救站,规范化开展院前救治工作。

同时做好宣传工作。加强面向社会的健康知识和急救知识的宣传教育,使社会公众能够早期识别急危重症的发病症状、体征及基本处理方法,并广泛知晓全市急救体系网络的救助方法,做到及时处理、及时求助、及时转运,同时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降低发病率,提高患者及时就诊意识。

新华社客户端、《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农村版》、《河南法制报》、映象网、《河南手机报》、猛犸新闻、《驻马店日报》、《天中晚报》、驻马店广播电视台、驻马店网等媒体参加了发布会。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