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河南省“双师型”教师文秘专业企业(驻马店日报社)实践第二十四天
摘要:胡老师三个小时的讲座娓娓道来,以其自身的一线写作经验为依托,结合大量的新闻写作典型实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写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需要注意的细节,解答了学员在新闻写作实践中的困惑。
驻马店网讯 为进一步提高文秘学员的新闻写作能力,8月17日,驻马店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胡殿文教授在山海大酒店五楼会议室为河南省“双师型”教师文秘专业学员作了一场实用性很强的专题报告:《新闻写作刍议》,诠释了新闻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条理清晰,内容翔实,为学员更好地进行下一阶段的实践做足理论准备。
专家授课。
胡老师从新闻热点话题“台湾名嘴说大陆人民吃不起榨菜”切入,引起学员热议,一番讨论之后自然而然地导入正题。他从“新闻的定义与分类”“坚持真实性原则”、“新闻标题的制作”、“坚持‘走、转、改’,打好实践根底”、“新闻要在‘短、深、贴、实’上下功夫”、“新闻报道应注意的问题”六个方面,以丰富的案列、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对新闻写作知识进行解读。
胡老师说,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有传播价值的重要事实的报道,国外又叫“资讯”、“消息”。它反映一个“新”字,抓住一个“快”字,突出一个“活”字,体现一个“实”字。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准确,确有其事。新闻不是小说、散文和诗歌,不能凭空想象虚构描述。消息是走进新闻大门的入口,是敲门砖,是初学新闻者入门的捷径,从事新闻宣传工作首先要学习写消息。在发现典型,选择报道角度时要坚持独立思考,实事求是,不唯书,不唯上,不惟钱,只唯实。敢于对稿件负责,对历史负责,对社会负责。在布局谋篇上要坚持全面客观公正,避免片面性。在写情节细节时不要想当然。要注意核对引用资料,不轻信自己的记忆,避免常识性差错。定性的结论要准确,描写要有分寸。要弄清楚“有没有”“是不是”“像不像”的问题。新闻界最常见的是滥用溢美之词和不实之词,描写时往往夸大、拔高、渲染,要慎之又慎,细之又细,尽量少用形容词。
专心听讲。
全神贯注。
胡老师三个小时的讲座娓娓道来,以其自身的一线写作经验为依托,结合大量的新闻写作典型实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写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需要注意的细节,解答了学员在新闻写作实践中的困惑。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形象的讲解,使学员不时爆发出朗朗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
热烈鼓掌。
学员们纷纷表示这堂新闻写作理论课很实用,争取在最后一周的实习中,勤于思考,勤于动笔,理论与实践结合,写出更好的作品,取得更好的成绩。
责编:王安丽
整理:杜亚辉
供稿:杜亚辉 郑 超 葛瑞影 王晓岩 胡春丽
责任编辑:杨姗姗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