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乡土文化 回望乡村

马蹄馓子

2020-01-23 09:13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闫继华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张玉柱灵机一动,望见地上的马蹄印试探着说:“叫马蹄馓子吧?”我不仅小时候爱吃,在汝南工作时家里也没断过馓子,到驻马店工作后,汝南的亲戚朋友大都带馓子过来。由此可见,汝南马蹄馓子不仅是一种传统名吃,也是一种品牌,一种向往,一种相互沟通的工具,一种勾起乡情的特殊礼物。

◇王太广

我小时候,经常见人肩挑圆圆的箩筐,筐里装着金黄色的馓子,进庄就大声吆喝:“馓——子——”我们小孩子闻着随风飘香的馓子,前呼后拥跟着跑。凡是有老人、小孩或坐月子妇女的家庭,闻声后就会前来买馓子。有一次,我母亲给爷爷买了四把马蹄状的馓子,刚拿到家,我就用手折断几根填到嘴里,又长又脆,咸淡适中。母亲掰开馓子,放到大海碗里,洒点儿盐和葱花后用开水沏上,馓子和油花迅速飘了起来,当馓子吸饱了水,变得膨胀、润滑时,就会漂浮在大海碗的表面。母亲端给爷爷吃,爷爷最疼爱我,他找一个小碗倒给我半碗。当我把碗送到嘴边后喝一口,又热又香,馓子软滑,对很少尝荤腥的我来说,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

我上小学时经常路过一队的高留星家,不时闻到冲鼻的香味儿,一打听才知道他是炸馓子的。有一次,我和同学张妮放学时发现他家正炸馓子,就去观看。和面用的是精制小麦粉,把小磨香油、食盐、芝麻与清水搅在一起,反复揉搓,擀成圆饼状,用碗口的外缘绕圈反复揉压、捻成面团、搓成细条,粗细匀称,泡在油盆里盘条,上面洒一层薄薄的面粉。为了使面柔韧、有弹性,醒了一会儿才把面绕在手上,搓成筷子头那么粗的条,张开五个手指,左右扯动把盘条拉长,再把面放在筷子上轻轻绕圈、拉扯,直至匀细。筷子相互交叉,扭为环状,再把面下到沸腾的油锅里,顿时冒出细细的油泡,当炸到黄灿灿、油汪汪时才出锅,一把把整齐地放在漏勺上。高留星家炸的馓子细如线、黄如金,环环入扣、丝丝相连。他很大方,有时会拿出一把折给我们几个围观的小孩子吃。刚出油锅的馓子,吃起来香酥松脆、略带咸味、香气浓郁。

1982年,我到汝南县韩庄公社工作后,有一次在王竹园村赵竹园生产队,听大队干部讲,河南省最后一位督军赵倜的老家就是赵竹园。赵倜小时候断奶早,主要靠馓子喂养,他基本上是吃馓子长大的。十几岁就去当兵了,拼杀厮打,英勇善战,名气很大,后来当上了河南提督。虽然当官了,有权了,可他仍然喜欢吃馓子,经常派人从开封专程到汝南老家买馓子吃。韩庄、赵瓦房一带的乡亲听说赵倜在开封做了大官,纷纷挎着馓子篮到开封去看望他。人去多了,连督军府的门卫都知道,凡是掂馓子的就是赵倜的老乡,一律放行。开封的一些绅商富户为了讨好赵倜,便打听他的兴趣爱好,当得知赵倜喜欢吃馓子后便经常派人到汝南买馓子。时间长了,他们觉得路途遥远,干脆把汝南的馓子匠请到开封去炸,很快开封城内相继开起了几个馓子铺。从此,便有了“汴梁馓子汝南味”的传说。

1984年,我到汝南县委宣传部工作后,发现县城的馓子铺很多,而且炸得又细又长、金黄酥脆、味香劲道。我查阅有关资料后,发现马蹄馓子又叫寒具,是一种古老的传统面食小吃,属于寒食节、清明节食俗,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清朝年间,汝南馓子铺已遍及城乡。馓子系用清油细面炸制而成,具有条细色黄、味道醇正、香而不腻、柔而不散、食用方便、易于消化、耐久存放、经济实惠的特点。

清朝光绪年间,汝宁府城内就有72家馓子铺,位于西大街口的张玉柱家,世代就是靠卖馓子和经营馓子茶为生,生意非常兴隆。有一次,县衙的马班头问张玉柱:“这么好的上等食品,应当有个名字,好与其他的馓子有个区别。”张玉柱灵机一动,望见地上的马蹄印试探着说:“叫马蹄馓子吧?”马班头听后说:“嗯,是有点像,就叫马蹄馓子吧!”

我听一位在县委工作多年的老领导说,1962年,河南省委第二书记何伟,曾让在豫南工作过的陈少敏在汝南县调研结束后务必给他捎些“马蹄馓子”回郑州。当何伟任国家教育部部长后,还将汝南马蹄馓子带到北京,周恩来总理品尝后说:“汝南馓子和淮安茶馓子差不多,都很好吃。”一时间,汝南馓子成为当时领导餐桌上的佳品。

2010年,我在驻马店市委工作时,接待了我国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侄子爱新觉罗·松石。在百花苑宾馆就餐时,服务员端上来一盘马蹄馓子,他尝了之后连说“好吃”。于是,我借机给他介绍了马蹄馓子的来历和有关故事,这更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吃过午饭,爱新觉罗·松石不休息就要到汝南去,来到菜市场南头有名的周华馓子铺实地品尝。他最后说:“在其他地方也吃过馓子,但没有这里的馓子好吃!”

不管是赵倜,还是爱新觉罗·松石,只要吃上一根馓子,就会一直想吃。这大概就是汝南马蹄馓子的独特魅力吧。事实上,我也是这样。我不仅小时候爱吃,在汝南工作时家里也没断过馓子,到驻马店工作后,汝南的亲戚朋友大都带馓子过来。不仅我爱吃、妻子爱吃,孩子更爱吃。由此可见,汝南马蹄馓子不仅是一种传统名吃,也是一种品牌,一种向往,一种相互沟通的工具,一种勾起乡情的特殊礼物。

责任编辑:闫继华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