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天中

在乡村振兴中彰显民政作为

——全市民政部门强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探索

2021-04-23 07:41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徐明霞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今后,市民政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埋头苦干,紧紧围绕让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目标,保持定力、持续用力、精准发力,努力建设新时代大爱民政,以优异成绩答好“新时代答卷”,为全市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作出驻马店...

记者 张新理 通讯员 郭建设

2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4月16日,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李纪恒在全国民政系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动员部署会议上强调,要充分肯定民政领域脱贫攻坚取得的成就,深刻认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民政系统的重大政治责任,要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举措落到实处,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历时8年精准扶贫、5年脱贫攻坚,市委书记陈星和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是西同天中儿女一起在天中大地镌刻了一部彪炳史册、光耀千秋的奋斗史诗,交出一份高质量脱贫攻坚的天中答卷。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全市民政部门承担着解决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的重要职责,多项工作实现了“走在全省前列,争创全省一流”的目标要求,探索出了一批优秀经验做法被民政部、河南省民政厅在全国、全省推广。

全省有可比性的工作全部进入河南省第一方阵,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困难群众救助、农村敬老院标准化提升改造、殡葬改革、城乡社区治理、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亡故人员火化率、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平安边界创建等工作位居全省第一。

全市民政部门的疫情防控工作受到民政部表彰;全市农村敬老院标准化提升改造做法在2021年全省民政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后入选民政部全国“农村养老服务案例”,并在全国推广;西平县中心敬老院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被民政部、国家发改委编入全国养老服务优秀案例;汝南县入选河南省智慧养老服务建设试点县,被评为“2020年全国民生示范工程”;督查、信访、消防安全、民生实事等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通报表彰,市委书记陈星,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是西和分管副市长何晞分别对民政工作多次批示表扬。

民政织密兜底网 谱写脱贫攻坚的“驻马店经验”

在圆满完成脱贫攻坚的考卷上,驻马店市是如何落笔的?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打好脱贫攻坚翻身仗,努力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在全市脱贫攻坚大会上,市委书记陈星的讲话掷地有声。

怀着对这片土地最深的爱,怀着对人民群众最浓的情,市民政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团结带领全市民政部门干部职工,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精准扶贫探索与实践。

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是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踏遍了天中大地的山山水水,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

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意见》《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加快产业发展促进稳定脱贫三年行动方案》等纲领性文件,切实解决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全市民政部门担负着保障基本民生的重要职责,在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充分发挥民政职能,用足用好用实惠民政策,织密兜底保障网,为全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贡献民政力量。脱贫攻坚兜底保障该兜谁?怎么兜才能兜底到位?怎样才能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兜住”城乡低保户,持续提高驻马店市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是脱贫攻坚的关键。2020年,驻马店市再次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不低于57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4260元,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财政补助水平不低于286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财政补助水平不低于178元。提标后,2020年的农村低保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分别较2019年增长10.4%和7.2%。

特困人员是困难群众和兜底保障对象中最困难、最脆弱、最需要保障的群体。脱贫攻坚路上,破解特困人员的供养难题,也是全市民政部门社会救助的重要内容之一。2020年,驻马店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1.3倍,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8892元和5538元。

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兜准”救助对象。2020年,全市民政部门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发放临时救助金2426.71万元,救助3.3万人次;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发放临时价格补贴9300万元,惠及困难群众277万人次,有效缓解了疫情和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造成的影响。

发放补贴,“兜住”孤儿和困境儿童以及经济困难老年人,严格落实困难、重度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2020年,全市民政部门共发放资金7.1亿元,统筹用于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孤儿等基本生活保障及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补助支出,实现应保尽保。

一组组沉甸甸的数据,串起了驻马店民政人在脱贫攻坚行动中的坚定步伐。至2020年12月31日,全市民政部门先后五年投入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36亿元,城乡低保及特困供养标准进行了5次提标,城市低保标准年均增长率为9.3%,农村低保标准年均增长率为10.3%。城市低保由每人每月400元提高到570元,增幅42.5%;农村低保由每人每年2960元提高到4260元,增幅44%。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分散供养分别由每人每年4000元、3000元提高到不低于低保标准的1.3倍、达5538元。连续两次提高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社会散居孤儿达每人每月950元,集中养育儿童达每人每月1350元。先后救助人数达4.7万人次,有力保障了突发生活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筑牢了民生保障底线。

其保障措施及经验做法:2020年,全市民政部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意见》《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决策部署,围绕年度脱贫目标任务,提高脱贫质量,坚持问题导向,集中攻坚克难,聚焦脱贫任务重的县区、乡、村和特殊困难群体脱贫攻坚,更加注重脱贫质量,更加注重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强弱项、补短板,抓重点、解难点,不断强化攻坚举措,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民政部门作用。

加强兜底保障,推动脱贫攻坚相关政策落实。一是对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重病患者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以及整户无劳动能力且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农村低保标准的人员,参照单人户全部纳入低保,切实做到“应保尽保”。

目前,全市民政部门已完成对农村敬老院标准化升级改造工作,不仅让老人住上宽敞明亮的卧室,而且为每个敬老院配备了淋浴室、水冲厕所、电视机、空调等,受到老年人的称赞。 (资料图片)

二是探索新模式,关爱农村“三留守”群体,聚焦“弱小”“孤老”“残疾”等特殊贫困群体,加大救助帮扶力度。联合市公安局、市教育局等部门下发《关于驻马店市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留守老人关爱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形成了各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整合资源、共同关爱农村“三留守”群体的良好工作局面。会同市财政局、市扶贫办、市残联等部门,切实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发放工作。三是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将符合特困供养条件的人员全部纳入救助供养范围,落实特困人员生活、护理标准,加强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定期探访和照料服务,严格落实好护理责任。四是全市民政部门发挥了临时救助“兜底中的兜底”作用,积极开展先行救助。

严格管理督导,促进脱贫攻坚兜底效果落实。一是深入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低保领域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工作。2020年,以解决贫困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的“脱保”“漏保”问题为重点,向低保“不精准”“违规发放低保金”“不担当”“人情保”“关系保”问题延伸,逐户排查、逐人登记,做到底数、境况、对策清楚,将排查发现的“脱保”“漏保”人员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建立长效机制,有效防止“脱保”“漏保”问题发生。二是按时足额发放低保、特困供养金等社会救助补助金,通过建立资金发放情况电子相册、开展走访调查等形式,全面检查农村低保等社会救助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位情况。三是推进低保规范化管理。印发《驻马店市民政局关于对城乡低保长期公示制度进行补充完善的通知》《驻马店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落实好低保相关工作人员近亲属享受低保备案制度的通知》,全面加强低保规范管理,提升基层低保认定工作规范化水平。四是做好信访工作。聚焦问题整改,紧盯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督查巡查等发现的问题,2020年以来全市范围内发生的所有信访件全部办理到位、全面清零,新增有效信访件发生一起、化解一起、销号一起。五是严格责任追究。对于落实民政兜底脱贫攻坚工作意识不强、标准不高,搞形式、走过场,工作不力、虚假清零、敷衍塞责的予以通报并严肃追责。

一系列创新有效的措施,使社会救助工作得到深入推进。2020年,全市民政部门在全省行业脱贫攻坚兜底保障考核中,取得的工作业绩名列前茅。

“民政力量”激活社会组织 开拓脱贫攻坚的“驻马店创新”

社会组织是参与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社会工作是维系社会良好秩序的重要基石。2020年以来,全市民政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把社会组织管理作为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着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以“社区+社工”为核心,走出了一条社会组织助力脱贫攻坚的新模式。

近日,民政部官方网站刊发了《河南驻马店市社会组织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充分肯定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驻马店市民政局充分调动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发挥自身优势,主动融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走出一条社会组织助力脱贫攻坚的新模式。随后,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对市民政局进行表扬的通报》。通报指出,驻马店市1257家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结对村309个,结对帮扶1.62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先后投入产业帮扶资金25.6亿元,帮扶贫困人口12.8万人;先后投入就业帮扶资金超过30亿元,帮扶贫困人口100万人。

其保障措施及经验做法:一是着眼于当前形势,实施创新管理和引导,解决社会组织发展管理中遇到的迫切问题。二是未雨绸缪,大胆创新,规划设计出长远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制度框架,正确引导社会组织发展壮大。三是全市民政部门率先启动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工作,放宽准入门槛;率先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平台;率先把社会组织作为大学生就业重要渠道,解决人才短缺问题。2011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全力推进社会组织建设改革创新,催生了一大批社会组织开花结果。2013年,全市新增社会组织数大于前5年增长的总量;2016年,新增登记社会组织是上年同期净增数的3倍。至2021年4月16日,全市累计登记注册社会组织近5000家,遍布城乡,活跃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在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在我市各项经济建设中,社会组织成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此,市民政局大胆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工作,为萌芽型、初创型、枢纽型社会组织搭建平台、提供初创服务、开展定向孵化,实施民办教育、医疗、养老机构等项目扶持。近年来,我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社会组织等级评估项目,激发了社会创新和社会发展的活力。孙全贵骨科医院连续3年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为贫困家庭发放药品救助贫困患者共865人、发放医疗救助款410万元、捐款捐物价值80余万元。通过引导孙全贵骨科医院参与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有效增强了社会组织的发展动力,促使“因病致贫,因病不治”的贫困家庭得到医疗帮扶。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脱贫攻坚路上,市民政局积极引导广大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凝聚起“真扶贫、扶真贫”的磅礴力量。平舆县建筑防水协会带动全县外出防水施工企业1000余家、务工人员30多万人。10年来,该协会领导坚持每年出资10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为家乡捐资62万元,救助519贫困户,为家乡投资50万元修路和安装路灯。据市民政局统计,至2021年4月16日,全市1972个社会组织积极响应脱贫攻坚号召,采取资源开发、村企共建等形式参与扶贫工作,通过产业、就业、公益、技能帮扶,完成结对村帮扶109个,贫困户建档立卡4152人;投入资金8亿余元,帮扶贫困人口6万余人,为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心有希望,春暖花开。如今,全市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正在为各个领域、各类群体提供丰富多样、功能完善的服务,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助推器”。2020年,在全省行业脱贫攻坚兜底保障考核中,市民政局发挥社会组织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位居全省第一;全省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全省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能力建设培训会在我市召开,河南省民政厅推广并介绍这一经验做法。

162所敬老院“颜值”提升 实现民政担当的“驻马店跨越”

2021年4月18日是一个休息日,吃过早饭,汝南县罗店镇中心敬老院就热闹起来:有敲锣打鼓的,有拉二胡伴奏的,有换上戏服演戏的……“这些节目大多是我们自编、自导、自演,我们就是要把这好日子编成戏唱出来。”该敬老院院长说。

过去,一些农村敬老院年久失修、设施陈旧,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困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把农村敬老院升级改造工作列入重大民生工程、惠民工程,投入3.7亿元对全市162所老旧敬老院进行综合升级改造,为每个敬老院配备了医务室、淋浴室、水冲厕所,安装了床头呼叫器、烟感报警器、电视机、空调等。汝南县罗店镇中心敬老院是全市农村敬老院综合升级改造项目之一。

2020年,驻马店市农村敬老院标准化提升改造经验入选全国农村养老服务优秀案例,并在全国推广学习驻马店市农村敬老院标准化提升改造经验;西平县中心敬老院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被民政部、国家发改委编入全国养老服务优秀案例;汝南县入选河南省智慧养老服务建设试点县,争取扶持资金200万元,智慧养老服务建设项目被评为“2020年全国民生示范工程”;在2018年全省脱贫攻坚兜底保障现场会上,市民政局负责人就敬老院标准化升级改造工作作典型发言;2019年12月,作为全省敬老院升级改造成效突出的代表,市民政局负责人接受了河南日报、河南广播电视台等媒体采访报道,其做法被《中国社会报》刊发并在全国推广。

如何升级改造农村敬老院的服务质量,消除敬老院存在的问题?全市民政部门进一步提升集中供养水平和降低敬老院房屋空置率,更好发挥兜底保障作用,更好为群众服务,在确保维护好农村敬老院建设的基础上,已完成对全市农村敬老院进行标准化升级改造,从而托起驻马店市“五保”老人的幸福梦。

其保障措施及经验做法:为确保这项工作扎实推进,市、县区都把敬老院升级改造工作列入重大民生工程、惠民工程,成立了以市、县区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敬老院升级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敬老院升级改造工作的领导,制定出台了专项量化考核、责任追究办法,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督促检查,实施综合考核,并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形成了“党政领导亲自抓、有关部门联合抓、民政部门具体抓”的工作格局,为全面推进农村敬老院升级改造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驿城区行动快、措施实,所涉10所敬老院消防隐患问题在全市第一个整改完成;汝南县负责人亲自坐镇指挥,明确落实时限,将所涉敬老院消防安全隐患全部整改到位。上蔡县、确山县、遂平县、泌阳县采取多个施工队同时施工的方式,白天黑夜连轴转、轮班倒,也都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了整改工作,并通过了检查核实和验收。驻马店市上下齐心协力、大干快上,加快了农村敬老院升级改造工作进度,向市委、市政府交了一份满意答卷。

社会事务工作亮点频出 树立殡葬改革的“驻马店榜样”

近年来,全市民政部门社会事务工作压实责任,取得了突出成绩,亮点频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率先实现“零托养”“零滞留”“全安置”,2020年平安建设专项考评得到全省唯一满分;殡葬改革涉及的公益性公墓建设、殡仪馆建设、惠民殡葬等工作均居全省顶尖位次,整体居全省第一方阵;婚姻管理、残疾人救助等工作在全省名列前茅,所有省、市目标任务全部超额或提前完成,驻马店市社会事务工作综合排名全省第一。

我市殡葬改革“九个一”工作法在全省推广,并被民政部社会事务司领导转发至全国学习借鉴。2020年11月以来,河南省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殡葬新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连续5个月通报表扬驻马店市。2021年2月,在全省民政工作会上,河南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鲍常勇多次点名表扬驻马店市;同月,河南省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殡葬新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向我市寄来表扬信,对我市殡葬改革工作取得的成绩进行祝贺和鼓励,成为全省的标杆。

实行“九个一”工作法推进殡葬改革保障措施及经验做法:一是强化“一把手”负责制。市委、市政府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狠抓殡葬改革工作,成立了由市委书记陈星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是西任第一副组长,市四大班子领导任副组长的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殡葬新风工作领导小组,强力推动殡葬改革工作。二是完善一套政策体系。市委、市政府及时印发《驻马店市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殡葬新风实施方案》《关于做好近期殡葬服务机构有关工作的通知》,一系列的殡葬改革政策制度,为规范高效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管好一笔专项资金。将殡葬改革所需资金纳入市、县区年度财政预算,将殡葬设施项目列入市委、市政府重点项目库,充分保障到位。四是建设一批殡葬设施。持续加强殡仪馆建设,驻马店市殡仪馆对标国内一流殡仪馆进行规划设计,填补了驻马店没有市级殡仪馆的空白;全面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驻马店市将公益性公墓建设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市、县、乡统一规划建设公益性公墓,预计满足未来50年使用需求。五是严肃一条火化要求。严格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和《殡葬管理条例》《河南省殡葬管理办法》等法规政策要求,明确要求驻马店市亡故人员除有国家特殊规定外,全部实行火化,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要带头火化。六是落实一项惠民政策。全市各殡仪馆推行“一站式”结算,离馆结算时直接按照当地惠民殡葬政策标准进行减免,切实为群众带来实惠和便利。七是公示一张服务清单。全市民政部门制定基本殡葬服务清单,在落实全省6项惠民殡葬服务基础上,把遗体卫生消毒、抬尸、悼念、装灰服务纳入基本殡葬服务减免项目,加强殡葬服务机构内部管理,提高了殡葬服务机构整体服务水平。八是建立一支监管队伍。市、县区两级组建了由民政部门牵头,公安、市场监管、卫健体委等部门参加的殡葬改革联合执法监察大队,建立健全执法巡查制度,对违反殡葬法规行为的机构和个人予以警告、约谈、整改等处罚。九是运用一类督查手段。充分发挥督查“利剑”作用,实行每周例会、半月调度、每月通报、每年考评、定期约谈等强有力手段,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一元民生”助脱贫 民政人彰显“驻马店大爱”

“一元民生”救助项目就是由市民政局、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驻马店市分公司联合开展的救助“急、救、难”群体的保险项目,是市政府2019年重点惠民工程。它的顺利实施,有效缓解了人民群众遇到的临时性“不能承受之重”的负担,为我市脱贫攻坚及创新社会管理开辟了新路径、拓宽了新空间。2019年,“一元民生”救助项目入选中国民生示范工程,这是驻马店市继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以及中国年度最佳投资休闲目的地、“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之后又一个“国字头”荣誉。

“一元民生”救助项目具体做法:市民政局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定了实力强、信誉高的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驻马店市分公司作为承保方,按照辖区户籍人口每人每年一元的标准,全市各县区财政共出资801.71万元为群众购买保险,在一年的保险期内,辖区内所有居民不花钱就能享受到约定的见义勇为、群体性意外、未成年人溺水死亡、自然灾害事故、交通事故、救助人员因意外事故造成人身伤亡以及特困群众重病医疗7类保险赔付,最高赔付20万元。

据市民政局统计,至2021年2月25日,驻马店市实施“一元民生”扶贫救助保险项目先后共理赔案件13310起,赔付金额1041.81万元。“一元民生”救助项目还针对“老、弱、病、残、幼”特殊群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专门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特困供养人员、重度残疾人、城镇建档立卡困难职工、孤儿6类群体因重大疾病住院治疗产生的个人自负部分医疗费用进行保底理赔,全市35万困难群众均可受益。

其保障措施及经验做法:一是着力创新保障体制机制,撬动社会力量助推兜底脱贫。2020年,全市民政部门按照“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思路,引入保险机制助力精准扶贫,使金融保险直接面对广大弱势群体,破解了传统兜底政策覆盖不全、政策资金不足、保障程序繁杂等“老大难”问题,避免了群众因急难问题致贫、返贫。二是着力聚焦特困群体,织密救助网络,筑牢民生底线。“一元民生”救助项目针对“老、弱、病、残、幼”特殊群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专门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特困供养人员、重度残疾人、城镇建档立卡困难职工、孤儿6类群体因重大疾病住院治疗产生的自负部分医疗费用进行保底理赔,最高标准为800元。为方便困难群众获得医疗赔付,全市民政部门通过信息数据比对筛选目标群体,联合承保公司为困难群众打造绿色通道,实行一张表办结,督促理赔资金快速到位,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做到让群众满意。三是着力破解急难问题,彰显党和政府关怀。“一元民生”救助项目实现了区域内人员全覆盖,打通了应急救助“快通道”,建立健全了服务保障体系。当群众遭遇自然灾害、未成年人溺亡、交通事故、重大疾病等突发性、临时性急难问题时,“一元民生”能够充分发挥保险赔付相对于传统救助反应迅速的优势,在第一时间展开赔付,帮助遭遇急难问题的群众渡过难关,保障其基本生活,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四是着力支持疫情防控,发挥保险保障功能,确保“六稳”“六保”成效。在疫情防控期间,启动“一元民生”救助项目快速办理机制,同时免费增加赔付内容:对因感染新冠肺炎病毒而死亡的,给予5万元赔付;对定点医院参与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因新冠肺炎病毒感染造成身故的,赔付30万元;因新冠肺炎病毒感染造成残疾的,按照国家工伤等级赔偿比例进行赔付,最高限额30万元。

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衔接 民政人跑出“驻马店速度”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千方百计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接下来要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做好,让乡亲们生活越来越美好。”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征程万里,初心如磐。在这个春天,在这个值得铭记的时代,全市960万天中儿女以崭新的面貌、全新的生活携手进入新时代,开启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

如何充分发挥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作用,确保平稳有序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驻马店民政人没有懒政,第一时间跑出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加速度”。

为充分发挥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作用,确保平稳有序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市民政局根据民政部和河南省民政厅《关于巩固拓展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实际,按照中央“四个不摘”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明确了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基层社会治理、社会力量参与等10项衔接措施,在保持民政领域兜底保障政策总体稳定的基础上,调整优化民政政策措施,提高民政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确保符合救助条件的脱贫人口基本生活得到切实保障,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面推进我市民政工作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持续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2021年对脱贫人口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人口,依规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给予临时救助,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全市民政部门及时与相关部门共享信息,协助开展医疗、就业等专项救助。继续做好兜底保障工作,调整优化针对原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低保“单人户”政策,将未纳入低保或特困供养范围的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对农村低保对象就业产生的必要成本,在核算家庭收入时给予适当扣减;家庭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的,给予一定期限的救助渐退期,确保过渡期内政策稳定、工作衔接到位。

持续做好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工作。2021年,全市民政部门将开展“三留守”人员定期探访,完善以农村空巢、留守老年人和留守儿童为重点的定期探访制度,加强信息动态管理。依靠村“两委”班子、驻村干部、社会工作者、亲朋邻里等,日常巡访掌握基本情况,及时防范、积极化解风险隐患。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进一步完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政策,严格保障标准,细化保障措施,确保不漏一人,防止发生涉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权益保障的极端个例。

持续做好残疾人、精神障碍患者福利保障工作。2021年,全市民政部门稳妥推进低收入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工作,逐步建立财政支持农村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体系,加快补齐照护服务设施短板,推动农村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和融合发展。鼓励社会工作者等社会力量对农村重度残疾人开展照护服务,不断加大农村贫困重度残疾人康复工作力度。

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预警机制。2021年,全市民政部门健全多部门联动的风险预警、研判和处置机制,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相应的救助帮扶范围。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新致贫、返贫人口按照规定纳入低保或特困供养范围;对已稳定脱贫、渐退期满的农村低保对象,稳步有序退出低保范围,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会同相关部门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包括农村低保对象、农村特困人员以及其他农村低收入家庭成员在内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库。

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2021年,全市民政部门健全社会救助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完善县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完善低保、特困、低收入家庭等认定办法,落实特困人员护理标准。完善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进一步规范备用金使用。加快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城乡统筹,健全低保标准制定和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农村社会救助投入力度,推进城镇困难群众解困脱困。

健全农村养老服务网络。2021年,全市民政部门深入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充分发挥兜底保障作用,重点为特困人员、经济困难的失能失智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托养服务。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养老服务网络,持续实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全市所有县区至少建成1所以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特困供养机构,提升护理型床位占比,并配备专业化照护人员;推进有条件的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增强运行活力,将服务范围延伸至村级幸福院和居家老人。

提升残疾人保障水平。2021年,全市民政部门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统筹考虑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物价变动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及照护服务劳动力市场价格变化等情况,研究建立残疾人“两项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合理提高残疾人补贴标准,不断提高残疾人福利保障水平。完善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导市场服务、鼓励慈善志愿服务等方式,健全残疾人“两项补贴”与服务相结合的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促进残疾人服务业发展。

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2021年,全市民政部门积极推动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加强示范点建设指导,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和做法,推动示范点乡镇政府进一步优化服务资源配置,创新服务供给,有效提升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深入推进城乡社区协商工作,创新社区工作法,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全面开展社区协商,加强村级议事协商规范化建设。

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2021年,全市民政部门指导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和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引导、鼓励慈善力量通过投入资金、捐助物资、捐建设施、开展培训、实施项目等方式,助力乡村振兴。推动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公益慈善资源联动。鼓励和支持各地依托民政服务机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乡镇社工站设立志愿服务站点,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加大宣传力度,做好“中华慈善奖”评选推荐相关工作,大力宣传在扶贫济困慈善领域事迹突出、影响广泛的单位、个人、志愿服务等爱心团队、慈善项目等。

持续做好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区划地名工作。2021年,全市民政部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优先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域内符合《河南省设立镇标准》《河南省设立街道标准》的乡镇稳妥开展设镇、设街道等行政区划调整,充分发挥行政区划资源优势,促进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域经济深度融入中心城市区域经济板块发展,全面提升县域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指导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进一步规范地名命名更名管理和地名标志设置,加强地名文化保护和信息化建设。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丝毫不亚于脱贫攻坚。征途漫漫,唯有奋斗。今后,市民政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埋头苦干,紧紧围绕让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目标,保持定力、持续用力、精准发力,努力建设新时代大爱民政,以优异成绩答好“新时代答卷”,为全市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作出驻马店市民政部门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