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邓大军强渡汝河:劈波斩浪的英勇征程
摘要:当日下午4时,在部队的拼死掩护下,中原局机关、野战军司令部及第六纵队全体官兵安全渡过汝河。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一举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推荐线路:驻马店市→正阳县油坊店乡雷岗村→刘邓大军强渡汝河纪念馆→刘邓大军雷岗血战遗址
记者 王家恒
刘邓大军强渡汝河纪念馆。(资料图片)
1947年,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历经磨砺的人民军队,开始在广袤的战场上掀起反击浪潮。蒋介石将重兵集结于山东、陕北战场,导致鲁西南、豫皖苏直至大别山一线兵力空虚,形成“两头强、中间弱”的哑铃状格局。
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审时度势,果断作出三路大军经略中原、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重大决策。其中,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承担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重任。
1947年6月30日晚,刘邓大军12万余人突破黄河天险,由此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大军经过休整后,原定8月15日南进,因蒋介石调集重兵合围并企图“以水代兵”制造黄泛区阻隔,大军于8月7日提前启程,兵分西路军、中路军、东路军三路向大别山挺进。部队连续突破陇海铁路,穿越黄泛区,强渡沙河、洪河,兵锋直指汝河。
东西两路的第一、第三纵队已渡过汝河,逼近淮河;中路的第二纵队亦抢渡成功,继续南进。然而,在正阳县雷岗村附近的汝河北岸,却聚集着中原局机关、野战军司令部及第六纵队。当第六纵队先头部队于8月22日晚抵达时,敌人已在南岸严密布防,想要渡河唯有强攻。
汝河水深流急,敌人早已将船只掳掠一空,部队被迫滞留北岸,紧急筹措渡河器材。8月23日,第六纵队第十八旅五十二团一营官兵,凭借临时收集的小船和简易筏子,迎着枪林弹雨发起强渡,浴血奋战夺取南岸桥头堡——大雷岗。与此同时,工兵连在当地党组织和群众全力协助下,争分夺秒架起一座浮桥。然而,国民党军迅速在大雷岗周边构筑了坚固的“马蹄形”包围圈,后续部队被死死阻截于北岸。
生死存亡之际,刘伯承司令员发出震撼人心的指令:“狭路相逢勇者胜!”第六纵队闻令而动,火速调整部署,准备决死一战。
8月24日凌晨,第十八旅作为锋锐的第一梯队,向敌阵发起猛攻,硬生生撕开一条血路;第十六旅则死守大、小雷岗阵地,顽强抗击着敌人的疯狂反扑。战况惨烈异常,但将士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前进的通道。当日下午4时,在部队的拼死掩护下,中原局机关、野战军司令部及第六纵队全体官兵安全渡过汝河。最终,8月27日,刘邓大军全部胜利渡过淮河,成功抵达大别山北麓,完成了千里跃进的伟大战略任务。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一举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其中,发生在大雷岗附近的强渡汝河之战(雷岗血战),堪称整个征程中最为关键、最为惨烈的一役。面对绝境,刘邓大军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无畏气概,血战突围,粉碎了敌人的围堵,更成为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光辉转折点,确保了党中央“大举出击,经略中原”战略决策的实现。
推荐线路:驻马店市→正阳县油坊店乡雷岗村→刘邓大军强渡汝河纪念馆→刘邓大军雷岗血战遗址
责任编辑:杨姗姗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