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社会

生死营救

2025-08-13 09:04 来源: 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杨姗姗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王富业的胸腹、背部、手臂多处被井壁磨破,鲜血淋漓,现场村民无不动容。刘磊仔细询问了王富业的伤势恢复情况和余小英的身体状况。 温暖正阳:村民心中的“定心石” 如今,在赵店村乃至整个正阳县,提起王富业倒吊深井救人的事迹,群众无不竖起大拇指,心中充满敬佩与温暖。

正阳县油坊店乡赵店村党支部书记王富业倒悬60米深井勇救落水村民

生死营救

记者 李玉荣 吴丹 通讯员 余 川

8月3日,在正阳县油坊店乡赵店村,一声急促呼救打破了午后的宁静。村民余小英不慎坠入深达60米、直径仅30公分的农田机井,命悬一线。千钧一发之际,村党支部书记王富业挺身而出,用绳索倒吊自己下井,在狭窄湿滑的井中展开了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死营救。30分钟后,王富业成功将奄奄一息的余小英救出,自己身上多处被井壁磨得鲜血淋漓。这位退伍老兵、基层党员干部的英勇壮举,在当地传为佳话,温暖了整个正阳,并在全国迅速传播开来。

闻讯即动:扔下碗筷冲进现场

“余小英掉井里了,就在小洋家地头那口井……”8月3日中午12时45分,正在家吃饭的王富业接到村民霍道杰的电话。接听了33秒电话后,王富业扔下碗筷开车奔赴现场,并在路上给张志勇、李喜鹊等村干部打电话,让他们带着强光手电立即赶来。

原来,余小英在查看农田灌溉水泵时,不慎失足跌入机井。井中水深还凉,井口狭窄,围拢过来的村民只能听到井底传来微弱的呼救声,却束手无策。时间一分一秒流逝,余小英的声音越来越弱,情况万分危急。

挺身而出:倒悬入井生死营救

五六分钟工夫,王富业赶到现场。他急忙安慰余小英:“不要担心,坚持住,我们一定会把你救上来的……”得知报警电话已打出,王富业立即安排人调来挖掘机以备不时之需。眼见余小英生命体征逐渐减弱,王富业当机立断,做出了一个令在场所有人震撼的决定:亲自下井。

“等不及了,救人要紧。”说着,他迅速脱掉上衣,拿起身边浇水用的绳子绑着双腿,然后在井台边趴下,对现场几位村民喊道:“把我绑好,抓紧绳子,把我送下去。”

王富业毅然扒着井口,头朝下缓缓被放入井中。

生死较量:30分钟极限救援

下井后,王富业调整身体角度,顺利下到水面。他戴着头灯,看到了几乎失去意识的余小英。此时,余小英手臂已经没有力气抓着绳子,王富业双手抓住她的衣领,确保她不会再下沉,然后用脚晃动绳子,按照提前说好的救援信号发出上提指示。往上升的过程中有两个容易错位的地方,一个是在离井口五六米处,一个是在离井口3米处。前者只能靠王富业自己调整,他既要调整自己,也要调整余小英。

井口的村民齐心协力,小心翼翼地将两人向上拉。然而,就在离井口约五六米处意外陡生:井管错位并变窄约10公分。长时间的浸泡和惊吓导致余小英意识混乱,双臂无意识地撑开,死死卡在井管内,无法上提。此时,长时间倒悬的王富业感到血液大量涌向头部,头晕目眩、体力几近透支。生死关头,他咬紧牙关,强忍剧痛和眩晕,用尽全力将余小英的胳膊按下去,调整角度,这才解除了“危机”。最终,经过30分钟的惊险营救,两人被成功拉出井口。

英雄本色:伤痕累累不言退

重见天日的余小英浑身湿透、意识不清,腿部、背部大面积擦伤,浑身发抖。她被紧急送入医院,幸无大碍,经过休息后意识逐渐清醒。

王富业的胸腹、背部、手臂多处被井壁磨破,鲜血淋漓,现场村民无不动容。一位村民急忙从家里拿来医用酒精帮王富业消炎。令人敬佩的是,休息一会儿后,王富业擦去血迹,穿上衣服,又默默返回农田浇水。

余小英的丈夫赵立运感激地说:“是王书记给了我爱人第二次生

命,他是我们全家的恩人。”

赵立运回忆:“当天中午,我喊她吃饭,发现人不见了。我出门到地头机井里一看,发现她掉进了井里。我就急忙回家给邻居霍道杰打电话。后来,王书记来了、村干部来了、全村人都来了,有上百号人。”

霍道杰的爱人陈雪梅回忆:“一听说余小英掉井里了,我们一家三口全跑出来。我骑着电动车到村里喊人,霍道杰和儿子霍新磊到井边帮助。”

李喜鹊回忆起来仍心有余悸:“王书记二话不说就下去。每一分一秒都是煎熬,特别是他两个卡在井管里上不来的时候,我们的心都揪着,一直给他们加油鼓劲。”

军人底色与公仆担当

王富业有这样的壮举绝非偶然。他的父亲当过8年兵,在赵店村当了20多年村干部直到退休。父亲常常教育他要好好干,让村民信任。王富业对父亲说:“爸,您放心,我一定会干好的。”王富业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父亲的承诺。

这位1977年出生的汉子,有12年的军旅生涯。他曾多次参加重大演习和抗洪抢险,荣立个人三等功,获评优秀班长、优秀士官、集团军“十佳退役士官”等。军人的血性与担当早已融入他的骨血。

2017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退伍不褪色,带领村民发展特色种植,引进服装加工厂安排村民就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赵店村被评为“脱贫攻坚先进村”,王富业也获评“正阳县最美退役军人”。

赵店村有300多台打桩机,上千人外出通过打桩挣钱。为了更好地服务村民,王富业卖掉自己的打桩机,少了不少收入,但他无怨无悔。

领导关怀与高度赞誉

王富业的英勇事迹迅速传遍大江南北。8月11日,正阳县委书记刘磊一行专程前往赵店村看望慰问王富业。刘磊说,王富业在危急关头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退伍军人和基层干部的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是全县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刘磊仔细询问了王富业的伤势恢复情况和余小英的身体状况。同时,正阳县相关部门正在积极为王富业申报见义勇为荣誉。

8月11日,王富业原所在部队打来电话,说从媒体上看到王富业的事迹,感到非常感人、非常骄傲,并邀请他回部队作事迹报告。

王富业真诚地说:“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换了任何一名党员、一名干部都会这么做的。保护村民的安全是我的责任。”

温暖正阳:村民心中的“定心石”

如今,在赵店村乃至整个正阳县,提起王富业倒吊深井救人的事迹,群众无不竖起大拇指,心中充满敬佩与温暖。村民雷小便红着眼眶说:“那天要不是王书记,小英就悬了。他下去的时候,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有这样的村干部,咱老百姓心里头踏实。”这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村民的心声。

王富业,这位来自田间地头的村党支部书记,用最果敢的行动和最朴实的坚守在深井中打捞起生命的希望,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和基层干部的担当精神。

责任编辑:杨姗姗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