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焜:威震日寇的新四军“虎将”
摘要:5月底,吴焜率领部队回师梅村。近年来,万州区编撰完成了吴焜传略,当地通过组织开展“万州红色故事”进社区、进校园等“七进”活动,广泛宣讲吴焜少年立志、战场骁勇、最后壮烈殉国的故事,让“虎将”精神化为浸润人心的力量。
新华社记者 李松
吴焜像 新华社发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位英雄名叫吴焜,是咱万州人,他有个绰号,叫‘吴老虎’,战斗作风勇猛彪悍,常常是亲自吹响冲锋号……”在万州革命烈士陵园烈士事迹陈列馆中,讲解员方思薇在吴焜半身塑像前,为暑假来参观的学生们介绍吴焜事迹。
初一学生向浩宇听得热血沸腾,“虽然不能像烈士那样奋勇杀敌,但我们要学习吴焜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把这种冲劲、闯劲、‘虎’劲带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吴焜,1910年出生于四川省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一个雇农家庭。1930年,参加四川红军第一路游击队(后改组为川东游击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初,吴焜任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副团长。1938年5月,他和团长叶飞奉命率部进入苏南茅山地区,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因作战勇敢被称为“虎将”。
1939年5月,吴焜任江南抗日义勇军副总指挥兼二路司令,与总指挥叶飞一起指挥部队东进,发展敌后抗日武装。吴焜率领一部为前导,身先士卒,赤足行军,野地宿营,一日两餐,转战东路。
1939年5月中旬,吴焜率领部队从无锡县梅村奔袭常熟县阳澄湖地区敌伪据点,在当地抗日武装配合下,一举歼灭当地伪军。5月底,吴焜率领部队回师梅村。当部队路经无锡、江阴交界的黄土塘时,与下乡进行“扫荡”的日伪军遭遇,吴焜迅速带领战士选择有利地形迎敌,在况山桥畔毙伤日伪军30余名。
在战斗中,吴焜每到一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营连干部、参谋人员,到主要警戒线一面实地察看地形,一面酝酿作战计划。战斗前,他总是周密思索,反复盘算,针对战斗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充分估计,并拟定对策,力争战之即胜。在新四军战史上,名扬中外的夜袭浒墅关火车站、夜袭虹桥机场等战斗中,都有吴焜的一份功劳。
1939年9月,吴焜率军撤离东路地区。途中,在江阴马镇乡湖塘里定山一带遭到“忠义救国军”的突然袭击。吴焜在指挥战斗时头部中弹,壮烈牺牲,时年29岁。
吴焜牺牲后,江南抗日义勇军总指挥部举行追悼会,表达对烈士的深切哀思。新中国成立后,吴焜烈士墓由江阴迁至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1985年清明节,江阴县人民政府在定山南麓修建了“吴焜烈士埋葬处纪念碑”。
在吴焜的家乡,他的事迹也被深深铭记。近年来,万州区编撰完成了吴焜传略,当地通过组织开展“万州红色故事”进社区、进校园等“七进”活动,广泛宣讲吴焜少年立志、战场骁勇、最后壮烈殉国的故事,让“虎将”精神化为浸润人心的力量。
“在每一次宣讲吴焜事迹时,我都深切体悟到‘英雄从未远去,精神薪火不息’。吴焜烈士用青春热血诠释的信念与勇气,已深深融入万州这片热土,成为激励我们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万州区史志研究室副主任朱杰说。 (新华社重庆8月7日电)
责任编辑:杨姗姗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