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城区:重温红色历史 汲取前进力量
摘要:他是豫南地区早期共产党人、革命活动家,曾任中共孔庄党支部书记、中共水屯区委书记、中共汝南县委委员、中共信阳中心县委委员,曾与杨靖宇(马尚德)并肩战斗,为豫南地区党组织创建、革命事业的发展及鄂豫皖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巩固作出卓越贡献。
英雄虽然远去 身影依然鲜活
——记中国共产党在驿城区的早期革命活动
记者 郑付生 邱学忠 郑素强
杨靖宇将军纪念馆。 通讯员 张 旭 摄
革命烈士孔繁益塑像。记者 吴勇峰 摄
“这里我来过三四次了,每一次来都感到十分激动。”8月29日,记者与市红色文化宣传员陶海明一行走进位于驿城区古城街道李湾村的杨靖宇将军故居,这座典雅含蓄的普通民房,每一块斑驳的青砖、每一扇明净的窗户,都散发出一种悲壮的沧桑。
英雄先烈,史不绝书。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革命先驱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红色的信仰。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让我们重温历史,追寻红色足迹,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薪火,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日子里,翻阅历史,缅怀英雄。
杨靖宇:“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走进杨靖宇将军故居,正在修缮的院落明亮宽敞。
杨靖宇将军(1905年-1940年),原名马尚德,河南确山(现属驻马店市驿城区古城街道李湾村)人,是东北抗日联军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27年领导了著名的“确山暴动”。1929年奉命调东北工作,曾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中共七大准备委员会委员。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省濛江县与日军作战中壮烈殉国。1958年中共中央为杨靖宇将军举行隆重的安葬公祭仪式,高度评价他是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人民军队的杰出将领、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
“这是杨靖宇将军小时候亲手栽的。”古城街道文化服务站负责人介绍,100多年了,石榴树每年都结果,槐树的荫凉能盖住大半个院子,就像在这儿站岗,守着老宅子,也守着村民的念想。
1926年,21岁的杨靖宇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谁也没想到,那个在李湾村槐树下立志的少年,会在白山黑水间成为令日军闻风丧胆的名字。杨靖宇将军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带着战士们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雪地里钻山林、打游击,棉衣破了就裹着麻袋,粮食没了就嚼草根、啃树皮,棉絮塞进嘴里,刺得喉咙生疼也舍不得吐。
1940年的濛江战役,成了杨靖宇将军生命的最后一章。他孤身一人与敌人周旋数日,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砸,胳膊被打伤了就用牙齿咬开手榴弹的引线。当敌人将他围在雪地里,喊话让他投降时,他靠着树干站起来,声音沙哑却掷地有声:“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35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那个风雪交加的午后。
王国华:毛泽东称他为“河南农民领袖”
迎着牺牲,擦干血迹又前行。
翻开中国共产党在驻马店建立党组织的历史,仿佛能倾听到时间老人在讲述这里发生的许多动人故事……
王国华(1890年~1970年),今驿城区香山街道大王庄人。
1927年4月,王国华积极参加了由马尚德(杨靖宇)、李鸣岐、张耀昶等人领导的确山县农民暴动。1931年9月,王国华被调往中共河南工委,负责信阳、汝南、确山、正阳等地的工作,兼任中共确山县委书记。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鄂豫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豫南人民抗日独立团,王国华任政治委员,周骏鸣任团长。1938年1月,中共鄂豫边省委移驻确山县竹沟镇,豫南人民抗日独立团改编为新四军四支队第八团队。八团队开赴皖中后,王国华任八团队竹沟留守处主任。
1940年2月,王国华到革命圣地延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的接见。毛泽东称他为“河南农民领袖”。
孔繁益:与杨靖宇并肩战斗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豫南地区有一位革命先辈叫孔繁益(字友三)(1893年-1944年),今驿城区水屯镇孟庄村人。
孔繁益很小就被送到私塾读书,后在父母的支持下开办学堂,起名“友三学校”,并亲自任教。他是豫南地区早期共产党人、革命活动家,曾任中共孔庄党支部书记、中共水屯区委书记、中共汝南县委委员、中共信阳中心县委委员,曾与杨靖宇(马尚德)并肩战斗,为豫南地区党组织创建、革命事业的发展及鄂豫皖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巩固作出卓越贡献。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孔繁益到竹沟与王国华(解放后任河南省副省长)、文敏生(解放后任河南省省长、国家邮电部长)等同志见了面,边区省委要求孔繁益尽快恢复汝确边地区党的组织、扩大特区武装,巩固和支援竹沟抗日根据地。
杨玉璞:配合主力部队开辟和建立豫西抗日根据地
杨玉璞(1916年-1994年),今驿城区蚁蜂镇庞阁村人,抗战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月杨玉璞参加学生战地服务团,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任中共确山县委委员、青年部部长。确山县人民抗日独立大队改编为新四军敌后抗日淮南挺进支队第三大队后,杨玉璞任第七中队指导员。1944年9月,杨玉璞回到确山组织筹建汝正确县委,任县委副书记,后在平汉铁路以西到石滚河至蚁蜂一带活动,联系地方党组织,侦察敌情,开展群众抗日活动,配合主力部队开辟和建立豫西抗日根据地。1944年10月,中共确(山)泌(阳)桐(柏)工委在确山孤山冲成立,杨玉璞任工委书记,在蚁蜂一带恢复、建立基层党组织和蚁蜂区抗日民主政府。1945年春,确泌桐中心县委成立,杨玉璞任副书记。
姜延斌:擅长声东击西战术
姜延斌(1923年-2023年),今驿城区蚁蜂镇宋冲村人。1938年5月在竹沟参加革命工作,1940年被派到抗大学习,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任泗阳独立团连长。为了开辟根据地,组织派他到亳州北界沟地区开展工作。当时,部队经常和日军打仗。姜延斌率领部队不断打击当地日军和伪军。他擅长声东击西战术,几次佯装撤离,又趁日军大意时,杀个回马枪,打得日军措手不及。每到逢年过节时,他就去打日军,把缴获的糖、肉、面粉分给当地群众。有一次,他们缴获了20多卡车面粉,除了留一部分给部队用外,他把面粉一公斤一公斤地包好,送给群众和医院。他的部队口碑非常好,得到了群众的拥戴。
历史已经远去,革命先烈的精神永垂不朽,让我们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共产主义事业砥砺前行!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80年过去,今日的驿城早已旧貌换新颜,人们生活在和平幸福的环境中,成为投资的热土,兴业的宝地。驿城区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法治创建先进县区、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省对外开放先进区、全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先进区、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区)、河南省水土保持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教育宣传先进县(区)、全省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驿城抗日纪事
(1938年8月~1945年6月)
一、广泛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全国出现空前的抗日救亡怒潮,中国革命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驻马店(注:今驿城区,下同)社会各界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宣传抗日。
中共河南省委在开封先后将李炳之、刘铁华、樊西曼、唐觉民、胡伟、高维进、刘烨等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输送到鄂豫边区,仅开封北仓女中就有教师、学生30多人到鄂豫边区。这批爱国青年的到来对促进边区抗日宣传、活跃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
1938年1月,驻马店籍返乡进步学生建立学生抗战工作团,积极组织宣传抗战。1938年夏,驻马店各界民众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相继成立了妇女抗日救国会、商民抗日救国会和农民、青年、工人等抗日救国分会,驻马店民众的抗日情绪达到高潮。驻马店各学校和驻防军队发起“保卫河南”“保卫武汉”的宣传活动。驻马店铁路子弟学校学生建立了儿童救亡工作团。驻马店抗敌后援会发起“三角三分”募捐活动,即凡富人出三角,穷人出三分,支援抗日战争。
同时,中共确山县委在驻马店建立第二区委员会。在区委领导下,驻马店人民的抗日斗争十分活跃。抗日宣传队、募捐队等群众组织纷纷走上街头,鼓舞了驻马店人民群众抗战的士气。1938年8月13日,驻马店各界民众5万人举行纪念“八一三”淞沪抗战一周年大会。
二、抗日武装力量迅猛扩大
1937年8月,豫南人民抗日自卫团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和发展武装力量的工作,掀起了抗日救亡热潮。驻马店、确山、泌阳等地青年农民纷纷加入抗日自卫团,抗日自卫团队伍迅速扩大。至10月份,已扩充至600人,拥有长短枪支400余支。豫南人民抗日自卫团改编为豫南人民抗日独立团后,下设6个连和手枪队,并建立了连队党支部。其中,有一支部队由王国华率领,在驻马店、确山、泌阳一带活动,坚持抗战和打击伪顽势力,扩大抗日根据地。
1944年4月,侵华日军集结兵力自信阳北犯,打通了平汉铁路线,占据了驻马店和周边各县城。当时驻马店一带成了敌占区,国民党地方政权机构全躲到铁路两侧的边远地带,不敢靠近日伪组织。同年秋,驻马店东面的水屯、顺河、洪沟庙一带广大农村经常被日伪军打掳而遭受惨重损失。在共产党地下工作人员发动下,王坡附近有王德甫、王耀武、李培文等爱国青年自发组织武装抗击日伪侵扰。他们是当地人,地理情况熟悉,屡次对入乡打掳的日伪军进行沉重打击,使日伪军不敢轻易下乡。
1944年夏天,霍学成奉新四军四十三旅旅长周志坚之命,带两个连成立豫中独立十团,听说水屯乡的乡长孙魁五带有一百多人的后备队驻在雷寨,就派人侦察了敌情,制定了策略,一举摧垮了孙魁五的后备队,俘获百余人,缴枪百余支,孙魁五落荒而逃。豫中独立十团返回水屯西边,先后有雷作宣的雷团和王德甫的王团派人来联系。经查明雷作宣有五六十人,归入正确党组织仝中玉领导,王德甫有200多人。经过几次来往,了解了他们的情况,他们正为无所归属犯愁,愿意归豫中独立十团,接受新四军的领导。双方谈妥于农历六月十二日夜由豫中独立十团带着王德甫的人从驻马店南李湾北越过铁路,去嵖岈山根据地进行整编。王德甫、王耀武、李培文三支人马各住一方,到了约定时间,王德甫的80多人准时向豫中独立十团靠拢,集合后去王耀武和李培文部驻地,没想到他们思想变卦、暗自转移。独立十团只好把他们暂时丢下,先带王德甫的人去嵖岈山。
三、日军在驻马店的暴行
日军大举侵犯中原,在陆路重兵进攻的同时,又对中原各重要城市进行空中狂轰滥炸。驻马店地处中原腹地,紧靠黄泛区,交通便利,成为日军轰炸的重点。1938年4月4日,9架日军飞机从安徽蚌埠起飞,对驻马店城区进行首次轰炸,城区北郊和国民党驻军飞机场遭到严重破坏。同时,两架日军飞机对确山县城进行空袭,炸死6人,伤2人,50多间民房被炸毁。事隔月余,也就是日军占领徐州后的第2天,日军进一步加快对中原腹地占领的步伐。1938年5月20日,日军对驻马店城区发起更大规模的空袭。这天,日军从安徽蚌埠起飞了18架飞机向驻马店扑来。上午11时许,城区空袭警报骤然响起,市民纷纷躲避。根据地面上日伪汉奸信号弹的指引,18架敌机分为6个小队,依次向商业繁华区洋街、北大街、长寿街、自由街、菜市街俯冲、扫射、投弹,轮番4次。瞬时,喧闹的驻马店火光迸发,大地颤动,烟雾弥漫。
日军飞机倾卸完所载炸弹后,向东飞去。驻马店城区烈火熊熊、浓烟滚滚,成为一片火海。城区从西南寨门至北大街、菜市街南段,除洋街仅剩一间倾斜欲倒的小楼外,其余房屋荡然无存。与洋街毗邻的自由街、长寿街全部变成废墟。据事后粗略估计,这次轰炸,全市炸死无辜居民1500多人,炸毁房屋3000多间。
5月22日中午12时许,驻马店人民还沉浸在无限的仇恨和悲痛之中,18架日军飞机再次轰炸驻马店。一颗颗炸弹在段庄掀起冲天烟柱,段庄转眼间被夷为平地,一个近千人的村庄,幸存者仅有三四百人。
12月15日,4架日军飞机又飞临满目疮痍的驻马店上空。敌机分为两队,沿着驻马店仅剩下的一条通往火车站的三民街,在近300米的街道上投下十余颗炸弹。车站前的小广场落弹四五枚,20多人的尸体散布在弹坑周围。三民街弹坑相连,炸毁房屋四五十间。
经过几次轰炸后,驻马店的富人商贾携款远逃,小商小贩迁居四乡,无家可归者只好投亲靠友远走他乡。驻马店市内人口骤减,原来3万多人的城市仅剩下一片废墟。
1941年1月27日,日军发动“豫南战役”,第十七师团由信阳北进,攻陷驻马店,2月16日撤出。10月,日军再次侵占驻马店,3日后南撤。11月3日,日军1500多人从独山寺向驻马店进犯,4日侵入驻马店。1944年4月18日至5月25日,日军发动河南战役,河南省38座县城沦陷。日军侵占驻马店期间,建立维持会,修复平汉铁路,将四郊树木砍伐一空。他们残酷地实行“烧、杀、抢”政策,仅在老街、小陈庄就烧房200多间。
四、坚持持久抗战,夺取最后胜利
抗战期间,驻马店军民对日军和国民党伪顽势力进行了顽强斗争。1938年6月,为抵制日军进犯,驻马店铁路职工全部停工,撤离岗位,部分工友到“郾城(今漯河)车务分段铁路工人收容所”报到,后被派到西安等地工作,部分工友南下流亡,留守当地的工友参加平汉铁路破坏队,将铁路彻底破坏,不让日本侵略军把铁路作为向南侵犯的交通工具。1944年5月9日,由北往南侵犯的日军第27师团与自南往北侵犯的日军官下兵团会师于驻马店。当打通作战线路后,日军即在驻马店建立维持会(系汉奸组织),拉丁抓夫,砍伐树木、修复铁路。为了打击日军,破坏日军交通线,新四军等抗日武装经常破坏铁路,伏击日军铁甲车和运输车辆。
1945年农历六月十二日夜9时,新四军豫中独立十团带着王德甫的王团到邵李楼村,准备从铁路东到铁路西去,为防止在过路时与日军巡道的铁甲车相遇,团长霍学成令部队在村中暂作休息,派侦察班长在铁路上掀铁轨,让火车不得通行。等他们做了毁路工作回去,霍学成命令部队散开伏下,做好战斗准备。刚布置好,日军的铁甲车已经脱轨停下。只听霍学成一声令下,独立十团的战士瞄准铁甲车上的机枪火舌发射,还不断向铁甲车投手榴弹。车上的日军不敢下来,不断往下边打冷枪。双方相持约半小时后,铁甲车的机枪停火,其他车厢也不向外打枪。霍学成认为这是日军在熬时间等救兵,下令部队向南迂回,抓紧时间过铁路。豫中独立十团和王德甫的部队往南转移不到百米,很快过了铁路,等安全行至路西孙庄时,果然又从驻马店开出一列轻便车,带了几百名日军和伪军来增援。但他们已经来晚了,只好在铁路上架上机枪,抢修被掀毁的铁路,设法将铁甲车拖上轨道开走。日军动员了200多人,一直忙到第二天下午3时,才把铁甲车开回驻马店。这次打日军铁甲车虽然只打死几名日军,但自此以后那列铁甲车再也不敢在夜间开出巡道了。
(赵国岩 李丹丹 郑付生)
(参考《河南革命根据地实录》《驻马店革命老区》《中共驻马店历史》等资料,采访中共驻马店市委党史研究室、驻马店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等部门同志)
责任编辑:杨姗姗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