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社会

赛记煎包里的驻马店晨光

2025-11-18 15:02 来源: 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梅雅平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记者 康国富 若问起驻马店人对早餐的记忆,十有八九会提到赛记煎包、胡辣汤等。 如今,“赛记煎包胡辣汤店”在驻马店已有两家直营店、数家加盟店,但味道始终如一。一盘煎包,一碗胡辣汤,一段40年的人情长卷。赛顺财或许未曾想到,他点燃的那灶火,至今未熄,或许永远都不会熄。

记者 康国富

若问起驻马店人对早餐的记忆,十有八九会提到赛记煎包、胡辣汤等。

20世纪80年代中期,赛顺财在驻马店第一小学旁支起一个小摊,卖煎包、胡辣汤等。谁也没想到,这一干就是40年。

2024年,94岁的赛顺财安详离世。他的孙子赛长青在市区飞龙小区守着“赛记煎包胡辣汤总店”。

undefined

赛记煎包、胡辣汤。

“我从小就在爷爷的锅边转,看他天不亮就起身熬汤、揉面、包包子。那时没有‘扫码点单’,爷爷想了个土办法——用夹子夹上竹牌叫号,谁先来谁先取,清清楚楚。”这个方法,赛长青沿用至今。

每天凌晨4时30分,赛长青准时起床。煎包要现包现煎,胡辣汤的牛骨汤底要熬足3个钟头。海带丝、黄花菜、花生、面筋、牛肉片等,一样不能少——这是驻马店版胡辣汤的“铁律”。

“有人喝不惯漯河、周口派的胡辣汤,说咱这汤实在,料足,喝一碗能顶一上午。”赛长青笑着说。

59岁的马国庆是“赛记”的“老粉”。他吃了近40年。

“别处的煎包馅没那么鲜,胡辣汤也没这么浓。”他吃完最后一口,擦擦嘴说。

“我们坚持用牛骨熬汤,几十年没变过。”赛长林的妻子艾香说。他们已经把赛记煎包的技艺传给了儿子。“希望在他的手里,‘赛记’还能再传几十年。”

53岁的艾香说完,目光坚定,意味深长地看了儿子一眼。

上午11时,赛长青终于能坐下来,喝口茶,揉揉腰。

“一早上煎了多少锅,数不清了,只知道腰是真酸。”他笑了笑,“这行辛苦,但爷爷说过,吃进嘴的东西,不能偷懒。”

如今,“赛记煎包胡辣汤店”在驻马店已有两家直营店、数家加盟店,但味道始终如一。

赛记煎包、胡辣汤用40年如一日的烟火气,告诉每一个来吃早餐的人:味道不会变,传承从未断。

一盘煎包,一碗胡辣汤,一段40年的人情长卷。赛顺财或许未曾想到,他点燃的那灶火,至今未熄,或许永远都不会熄。

而那晨光中升腾的热气,早已飘进了一座城的记忆里。这,就是人间最踏实、最暖胃的烟火气。

责任编辑: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