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全新视觉核心“钢与血” 舞剧《铁道游击队》将焕新上演
摘要: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任冬生认为,选择在此时对这部经典焕新上演,意义深远,“在整个抗日战争史中,铁道游击队的英勇事迹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英雄不应该被忘记。”
轰鸣的火车头搭配色彩变幻的灯光,紧张的剧情就此展开。昨日,国家大剧院与北京舞蹈学院联合制作的新版经典民族舞剧《铁道游击队》在京开放媒体探班,揭开这部作品的神秘面纱。舞台上,极简而充满力量感的视觉结构,勾勒出钢铁铸就的叙事诗篇。该剧将于11月26日至11月30日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上演。
这一全新版本以“守正创新”为原则,在2010年总政歌舞团创排的舞剧《铁道游击队》的基础上,增加更具悬念的故事情节,注入当代舞蹈创作的审美意识和编舞技法,并进行了全新的舞蹈编排和舞台视觉空间的制作。
“我们不是去复刻经典,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再造’。”视觉总监任冬生表示,“当下舞台视觉在科技的助力下可以说是突飞猛进,视觉所能传递的情感和叙事能力,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原版的经典舞剧是非常写实的。但我们希望用更极简的方式,从所有的视觉元素里,提取出一个最核心的、能彰显民族细节、又能揭示铁道游击队精神的‘形象的种子’,然后去发展它。”
为了寻求突破,视觉团队最终确立了全新的视觉核心“钢与血”。任冬生介绍:“‘钢’既指铁道元素,也象征游击队员们钢铁般的意志;‘血’则代表着为国捐躯的热血与使命。新版将采用极简与现代影像结合的视觉体系,打造动态舞美,通过写意与写实并行的方式,让火车、建筑等元素与演员表演深度融合,力求以符合当代审美的舞台语言,完成对这部经典的全新诠释。”
尽管运用了现代视觉技术,主创团队却选择了相对传统的舞台语汇。任冬生表示,“因为我们相信,只有这种质朴、空旷的舞台,才能留给演员更多激荡的空间,让他们舞蹈的感染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任冬生强调,“舞台艺术是‘在场’的艺术,这和电影电视有本质区别。只有当观众亲临现场,感受那种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冲击时,艺术感染力才能达到顶点。”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任冬生认为,选择在此时对这部经典焕新上演,意义深远,“在整个抗日战争史中,铁道游击队的英勇事迹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英雄不应该被忘记。”文/本报记者 田婉婷 统筹/满羿
责任编辑: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豫公网安备 4117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