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国内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太空归来后首次公开亮相

2025-07-10 08:46 来源: 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徐明霞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谈及出舱处置载荷适配器意外卡滞问题时,蔡旭哲回忆:面对时间紧迫、舱外设备情况不熟悉等挑战,在地面团队天地视频通话进行培训后,乘组沉着应对,出舱后对设备状态判断,并与地面支持团队沟通后,成功完成处置。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新华社记者 厉彦辰 摄

本报北京7月9日电(刘诗瑶、占康)7月9日下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在北京航天城举行神舟十九号乘组与记者见面会。这是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返回两个多月后,首次面向媒体与公众正式公开亮相,并分享了183天太空驻留的经历与感悟。

先后执行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九号飞行任务的指令长蔡旭哲,见证和参与了空间站从建造阶段到应用与发展阶段的跨越。他表示:“每次执行飞行任务,都不是上一次任务的简单重复,而是向着更高层次的不断跨越。”乘组在轨期间参与实施了88个实(试)验项目,覆盖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航天医学等领域,成功制备10余种102个试验样品。此外,他们还完成空间站管道检测机器人在轨试验验证、物体重量感知测试、情绪状态测试能力评估和实验样品更换等工作。

蔡旭哲在神舟十九号任务出舱活动中创造多项纪录:首次出舱以9小时刷新单次出舱时长世界纪录,两次飞行任务累计完成5次出舱活动,成为当时出舱次数最多的中国航天员。他强调:“每一次出舱成功,都是乘组一心、天地协同配合的结果,也充分体现了舱外航天服的可靠性和中国航天科技的自信。”

谈及出舱处置载荷适配器意外卡滞问题时,蔡旭哲回忆:面对时间紧迫、舱外设备情况不熟悉等挑战,在地面团队天地视频通话进行培训后,乘组沉着应对,出舱后对设备状态判断,并与地面支持团队沟通后,成功完成处置。当耳机中传来地面支持团队的热烈掌声时,他为航天员在载人航天中发挥的作用和价值而感到自豪。

作为中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90后航天员,宋令东感慨:“打开舱门那一刻,就是圆梦时刻。”他认为,随着载人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年轻一代在前辈们的帮带下,在所有航天人的托举下,承担起了他们这代人的责任。

宋令东首次在轨尝试种植甘薯,植株长势良好。返回前,他按照地面指令采集样品并带回,为验证甘薯作为长期太空飞行食物来源的可行性提供了重要数据。

首次踏上太空之旅的女航天员王浩泽,以细腻的操作习惯、科学的思维方式、柔和的心理底色,为整个乘组注入了新的能量。“每一项操作,我都告诉自己要慢下来、保安全,往细做、保成功。在太空,想把活干好,还要沉得下心,耐得住磨。”王浩泽信心满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她表示:“能够为科学探索贡献更多的力量,让世界看到更多的女航天员风采,我的一切努力都变得更加有意义。”

“我定会点燃更多的火把,照亮深远的太空,只因为,那片遥远的星空中,有我一生的梦”。见面会上,王浩泽还分享了原创诗歌《星河逐梦》,表达了对航天事业的热爱。

据介绍,神舟十九号乘组返回后相继完成隔离恢复、疗养恢复阶段各项工作,已全面转入恢复观察阶段。目前,在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科研保障团队的精心守护和照料下,神舟十九号乘组身心状态良好,各项医学检查结果正常,肌肉力量、耐力和运动心肺功能基本恢复到飞行前水平。待完成恢复期各项工作并进行健康评估后,3名航天员将转入正常训练。

责任编辑: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