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情感

炊烟袅袅

2020-05-22 15:52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徐明霞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每当放学回家,远远望见家中屋顶上面升起的炊烟,仿佛看到了母亲忙碌的身影、热气腾腾的饭菜,以及母亲期待的眼神。炊烟飘零,渐行渐远,炊烟承载我儿时的记忆,伴随我人生的成长历程。而告别了烧柴的村庄环境更加美丽,炊烟消逝的故乡更加迷人。故乡那令人魂牵梦绕的炊烟,早已成为一丝丝淡淡的乡愁。

□郏俊青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耳边传来王菲的歌曲《又见炊烟》,闭上眼静静地倾听,慢慢地品味,不由得想起故乡的炊烟,唤起我心中最温暖的记忆。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炊烟,是乡村最原始、最古朴的风景。那时而浅灰、时而淡蓝的烟雾,宁静飘逸、悠然直上,像柔曼的轻纱飘在村庄的上空,充满最平常的人间气息,朴素、温暖而芬芳。

小时候,炊烟是一幅温馨的画卷。清晨,朝霞染红天边,伴随着雄鸡的报晓,寂静而甜美的乡村从睡梦中苏醒,勤劳善良的乡亲们下地干活,开始了一天的劳作。这时,炊烟从家家户户的烟囱里升起,轻轻柔柔、纤纤细细的炊烟,飘散在乡村的早晨,唤起了乡村一天的生机与活力。

夕阳西下,忙碌了一天的乡亲们,带着满身的疲惫,披着落日的余晖,凝望着乡村上空飘起的炊烟,扛着农具回家。晚风轻拂,倦鸟归林,牛羊归圈,母亲在村口呼唤孩子回家吃饭,余音伴随着炊烟消散在夜空中……

上学后,炊烟承载着我对家的期盼。在那物质生活极其匮乏的年代,我和二哥一起在乡初中读书,每逢周末,母亲便天不亮就起床,为我们蒸上几锅馒头,准备一周的伙食。那时,正值我们长身体的年龄,但那时的生活条件极差,学校的食堂根本没有菜吃,我们最期盼的就是周末回家。每当放学回家,远远望见家中屋顶上面升起的炊烟,仿佛看到了母亲忙碌的身影、热气腾腾的饭菜,以及母亲期待的眼神。

那时,我经常在厨房帮母亲烧火做饭,看着火苗在灶间升腾燃烧,听着秸秆噼啪作响,闻着熟悉的炊烟味道,给母亲讲学校发生的喜乐见闻,那是我童年最幸福、最温馨的时光。时光如水,岁月如歌,在炊烟的升腾中,我们一天天长大。岁月无情,不知不觉中,母亲的脸上也刻下了岁月的风霜。

炊烟飘零,渐行渐远,炊烟承载我儿时的记忆,伴随我人生的成长历程。炊烟是农耕文明的产物,穿越了华夏上千年的历史,成为乡村清晨和傍晚最动人的风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也改变了烧柴草做饭的生活方式,干净、清洁的天然气、沼气等新能源飞入寻常百姓家,炊烟也逐渐淡出了古朴的村庄。而告别了烧柴的村庄环境更加美丽,炊烟消逝的故乡更加迷人。

如今,我远离故乡,一个人在外打拼,住进了没有炊烟的高楼大厦。故乡那令人魂牵梦绕的炊烟,早已成为一丝丝淡淡的乡愁。多少次,梦到白发苍苍的母亲伫立村口,一双望穿暮霭的眼眸,痴痴地守候儿女的归期;多少次,那一缕炊烟依然在老家屋顶上升起,映印在蓝蓝的天空,飘摇在我的梦境……

责任编辑: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